.

乡村大舞台新职业渐站C位

重庆日报记者苏畅

“‘红军为穷人得到土地粮食和平而战’的标语,是红三军小长征进入巫溪境内后留下的。”9月21日,巫溪县通城镇长红村巴渝民宿“宗善居”内,48岁的村民罗贤兵正在为游客介绍。他是这里的民宿管家,同时客串“导游”,这个职业在长红村还是个新事物。

过去,在人们的印象中,从事农业就意味着春耕、夏种、秋收,对年轻人来说,更是“没钱途、没奔头、没吸引力”的工作。

如今,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广大乡村不断涌现出新职业,如农业经理人、研学旅行指导师、民宿管家、无人机飞手、农机维修工、乡村建筑工匠等。它们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人们对乡村职业的固有认识,更适应了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正逐渐占据乡村大舞台的“C位”。

民宿管家、乡村主播……

产业转型促使传统职业“升级”

罗贤兵是土生土长的长红村人,过去在外地打工。年,村上旅游业兴起,他回到家乡,用农房入股巫溪巫峡巴渝民宿公司,成了股东也当起了民宿管家。这样的工作让他觉得很新奇,但工作起来却又显得力不从心。

“我以为民宿管家就是‘服务员’。”罗贤兵说,工作起来才发现,除了做日常民宿管理工作外,还要懂文旅知识,规划旅游路线等,提供全方位服务。

罗贤兵要补上这些“必修课”——他开始翻看当地的文史书籍,参加各种培训,学习为游客定制旅游路线。现在,他不仅能为客人提供优质的住宿和用餐服务,还能从容与游客交流文旅知识,有时还是导游和摄影师。

市文化和旅游协会文旅教育分会秘书长张云耀表示,随着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孕育出民宿、研学、农村电商等新业态,这些新业态又催生出了一大批新职业,比如民宿管家、研学旅行指导师、互联网营销师(带货主播)等。

市文旅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新职业对从业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以民宿管家为例,要为游客住宿、餐饮以及在体验当地自然环境、文化与生活方式等方面提供定制化服务。这要求从业者对当地的人文历史、自然环境、休闲娱乐活动非常熟悉,并结合民宿本身开展适合的服务项目。

“豌豆国自然营”是重庆本土的乡村研学机构,其创始人朱珠介绍,研学旅行指导师不只是带领研学旅游团队,更重要的是要策划研学项目:“针对学生群体,我们策划了‘水稻课程’研学项目,在惊蛰、芒种、秋分等节气,让他们了解水稻生长情况,感受农耕文化。”

“乡村主播需要一半时间在镜头前,另一半时间在村子里跑。”重庆在村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乡村主播冉彦玲说,要把农产品卖好,不仅要会直播技能,还要做好调研、选品、对接村民、挖掘特色、售后服务等。

张云耀说,新业态中催生的这些新职业,随着职业标准不断提升,也将“反哺”新业态的生长,有利于行业发展,让人们享受到更优质的服务。

农业经理人、无人机飞手……

产业专业化需要专业人才

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产业的高度专业化,这为一些专业人才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国庆节前,沙坪坝区中梁镇庆丰山村阿Q农场的订单不断,但几年前这里却是一片几近荒废的果园。

果园由重庆郎慢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郎慢农业”)于年投资万元打造,但由于缺乏专业化管理以及商业化运作,几年下来基本上没有收益。无奈之下,年,郎慢农业聘请农业经理人张金鑫重新规划果园的发展。

张金鑫一直从事运营管理和产品销售方面的工作,四川泸州的一家农业综合体曾在他的运营管理下年产值突破万元。

张金鑫考察后总结出果园经营惨淡的四个原因:一是基础设施配套少;二是土质不好,并不适合大规模种植果树;三是休闲项目单一,只有观光和采摘;四是缺乏营销宣传,知名度不高。

针对上述问题,张金鑫首先对目标群体进行细分,重点锁定团建的单位员工、亲子游的家庭、参与研学的学生群体。他将果园重新定位——集休闲观光、果蔬采摘、研学旅游、餐饮美食、户外运动于一体的家庭农场。

紧接着是对农场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农场外重新配置了停车场,入园处打造了一座小型花园广场。同时,农场围绕人工湖修建了观景平台和垂钓平台,还配套水上乐园、沙滩、露营草坪等。此外,张金鑫还将农场的视频发布到各短视频平台上,提升知名度。

年,经过改造后的阿Q农场正式对外营业,年接待游客量超过10万余人次,年营业额超过万元。

“传统农业之所以效率低下,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胡子眉毛一把抓’。”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专业的事就应该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对接市场需要懂运营、善管理的农业经理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需要无人机飞手、收割机手、农机维修工等专业人才。”

但记者了解到,和农村庞大的需求相比,这些新职业的从业人员数量目前还偏少。以农业经理人为例,目前全市已累计培育余名,但这远远不够。

为此,我市正加快提升专业化新职业从业人员。今年,通过开展专业培训班、引进培育和就地培育等方式,我市已培育农业经理人人,无人机飞手等农业技能服务型人才人。此外,从今年起我市每年还将培训0名数字技术工程师,当中的部分人才将为农业生产提供数字化服务。

乡村建筑工匠、乡村规划师……

美丽乡村建设催生基建类新职业

这些年,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乡村建筑工匠这个新职业应运而生,被纳入国家职业分类目录。有了“正规”名头,乡村建筑工匠可发挥作用的空间更大了。

一场阵雨后,巴南区南彭街道塔落村村民周述光院内,空气中夹带着月季花和泥土的清香。

“以前我们这儿可没这么干净,整个庭院臭烘烘的。”周述光指着庭院外的一间农房介绍,以前这里是猪圈,同时也是他堂弟周述庆家的厕所。

过去农村主要用旱厕,又脏又臭,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把旱厕改造成水冲式厕所。

周述光以前帮人盖房子,后来当上了改厕工匠。虽然都属于乡村建筑工匠,但周述光发现,改造一个小小的厕所,居然比盖房子要难。“旱厕用了几十年了,没必要花冤枉钱。”当他提出帮堂弟改厕时,堂弟一口回绝了。

没法子,周述光只好自己先改,给村民做个示范。他在二楼尽头的一间房间铺设好管道,贴上瓷砖,安装了蹲便器、马桶——塔落村有了第一间水冲式厕所。

周述光邀请堂弟和乡亲们来家中参观新厕所,大家看了之后也想建,但又心疼钱。周述光给他们“算账”:“改成水冲式厕所用起来方便得多,旱厕容易滋生细菌,得了大病就划不来了,花点钱,买了舒适更买了健康,值得!”

最终,包括周述庆在内的多位村民同意改厕。如今,周述光已帮助30多户村民完成改厕。

“在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的过程中,涌现出乡村建筑工匠、乡村规划师、农田水利工程师、土壤修复工程师等一大批新职业,成为了推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一大生力军。”市农科院凯锐乡村规划设计院设计总监毕茹说。

在乡村规划上,过去梁平区金带镇滑石寨景区部分场地曾因占用农田、破坏生态环境面临拆除。乡村规划师熊雄来到这里后,提出景区规划要与生态保护相结合,最终景区采纳了他的建议。“我们的职责是,对村庄规划提出具体的编制要求,对村庄发展定位、整体布局、规划思路、实施措施等规划方案提出意见与建议。”熊雄说。

新职业的背后是新业态的支撑,是乡村全面振兴迈出的坚实步伐,两者相互促进,也意味着发展的新机遇和创业就业的新空间。从这一角度来看,尽管新职业的诞生只是开始,但其舞台宽广,潜力无限。

记者手记

让新兴人才人尽其才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下,广大的乡村为更多人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也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这需要从业者以新技术、新观念、新经验,为乡村发展赋能。

要让更多新兴人才站上乡村舞台“C位”,需要政府、乡村、企业等多方努力。

从政府角度而言,应为新职业的发展壮大,创造好的政策环境和就业环境。在准入门槛、标准认定、行业监管上,及时出台政策,为新职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开展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要适应乡村发展的新需求,让新职业更加专业化、个性化。同时,政府也要引导社会提升对乡村新职业的认同。

从乡村角度来看,要优化经济结构,丰富产业类型,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吸引更多新职业涌入乡村。此外,乡村要完善公路、水电气、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医疗、教育、文化休闲等公共服务,解决新职业从业者的社会保障问题,为其投身乡村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让他们能留在乡村长期发展。

从企业角度来讲,乡村企业应为更多的新职业提供就业机会,保障新职业劳动者权益,规范用工行为,重视新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明确其职业发展路径,让新职业从业者在乡村舞台上更好地施展才能。(苏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4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