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世界先进制造业大会在山东省济南市开幕。工信部部长肖亚庆在会上表示,年到年,制造业增加值从16.98万亿元增长到26.6万亿元,占全球比重由22.5%提高到近30%。创新能力大幅提高,产业结构加快优化升级,企业发展活力、竞争力显著增强。未来,工信部将进一步加强规划引导,完善政策举措,大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世界先进制造业大会现场(摄影:王汗冰)
数据显示,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不过,当前世界制造业持续复苏发展面临着新挑战,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也对我国制造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从当初的小而弱,到如今的大而全,我国制造业在短时间内就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近年的工业化道路,高速发展带来的问题也较突出,制造业基础相对薄弱,核心技术是发展瓶颈。此外,我国制造业还存在附加值低,价值链和供应链的控制能力弱的问题。
长期来看,实体经济都是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制造业更是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针对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国家“十四五规划”强调,要“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是中国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的关键。
中电光谷将打造为制造业升级服务的产业园区作为公司“十四五”发展的重点,以产业规划顶层设计、数字化赋能、科技创新为抓手,围绕核心企业完善供应链而布局园区,围绕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区制造业转移打造产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01
以终为始
做好制造业“系统规划”
今年7月以来,天津、福建、上海、重庆、广东和山东等省市,相继出台了先进制造业或者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同样都是发展制造业,各省市有不同的侧重点。有了“上层”的“大规划”作战略指导,具体到各个地方,当务之急就是结合实际做好自己的制造业发展“小规划”。
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要优先解决产业集群度问题,那么产业规划与定位就显得异常重要。多年来,中电光谷以“一城一法”和“系统规划”方法论为指导,科学处理区域产业规划与空间布局的关系,系统解决合理战略目标前提下的产业功能、城市形态的空间关系问题,从而构建上中下游企业协同高效运作的制造业体系,加速产业聚集,构建产业生态。
年,中电光谷先后与湖南郴州苏仙区、河北邯郸冀南新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这两个地区提供的服务都从前期的产业规划咨询服务着手,通过对区域现有的区位条件、产业基础、产业禀赋等实际情况做深入调研分析,为区域的产业定位、空间规划、产业组织匹配有效方式。
▲中电光谷与湖南郴州苏仙区签约
中电光谷与湖南郴州苏仙区的合作,基于郴州地缘优势、产业基础优势、要素成本优势等因素,以承接大湾区的制造产业转移作为重要方向。对冀南新区而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未来的重点,那么承接京津地区的制造业转移将是重要发展机遇。
▲中电光谷与邯郸冀南新区签约
类似郴州苏仙区和冀南新区这样的合作项目,中电光谷将围绕制造业转移与升级,对区域进行产业定位,着眼于未来10-20年,甚至50年的发展需要,提供差异化的空间形态和产品结构,并在发展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动态调整。
根据十几年的产业园区建设运营经验,中电光谷探索出全新P+EPC+O模式,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前端的规划环节(P)与中间的设计建造(EPC)、后端的运营(O)有效联动,形成闭环。
目前,制造业所面临的结构性产能过剩,传统标准厂房的方式无法适应制造业升级的新需求。中电光谷推行敏捷定制服务,将招商工作前置,制造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生产空间与服务,园区就对应提供相应的空间产品和服务。这种模式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一来个性化的建筑形态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城市形象,二来能更好地体现不同企业、不同行业的个性化差别。年上半年中电光谷园区开发收入为6.9亿元,其中以敏捷定制为特色的制造类产业园收入占该类收入比重由上年同期的26.5%上升到31.5%。
▲黄冈光谷联合科技城美格科技生产车间
美格科技是黄冈市承接武汉光谷产业转移外溢的代表企业。年底,黄冈光谷联合科技城采用敏捷定制模式,在与企业对接的前期,充分了解该公司对生产空间的独特需求,以此为基础推进厂房建造。今年以来,该公司在武汉光谷完成光伏瓦的研发、打样和小批量试制,眼下黄冈工厂正在采购设备,经过测试后将批量生产。
02
数字化赋能
推动制造业能级跃迁
聚焦智能制造产业服务,通过深化数智技术在产品、生产、管理和服务等诸多环节的应用,与制造技术双向融合,加快企业以及产业层面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步伐,不断释放数智技术的应用价值,是制造业实现高质、高效、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
年,为助力武汉制造业数字化升级,中电光谷实施“智造·武汉”计划,在武汉市蔡甸区及阳逻等区域布局数字化、智能化产业基地,该计划不仅是全方位整合数字制造、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并通过跨区域产业合作方式,提升制造业产业集群组织方式,构建新的产业互联版图。
▲中电光谷数字产业园效果图
中电光谷数字产业园落户于武汉市蔡甸区武汉中德国际产业园核心区,项目周边20公里范围内是武汉先进制造业主要承载区武汉车谷,融合德国工业技术、产业组织方式和产业文化,服务武汉市制造业产业升级。
▲西门子数字化试验台
中电光谷数字产业园引入华中区域首家西门子工业互联网赋能中心,为武汉市工业企业提供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数字化专项诊断、企业家培训/研讨会、数字孪生等专项服务,帮助企业运用数字化方式高效运营,助力打造数字化标杆的“灯塔企业”。
▲中电光谷数字产业园参加创建武汉智能工厂签约
园区引入了国际知名的智能制造领域教育服务专业机构建设华中区中德产教融合创新中心,并以此为基础,打造武汉“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示范基地”等一批具有影响力和带动作用的公共服务平台,为入园企业培育多层次的产教融合创新型人才。敏捷高效的定制化服务与灵活的空间配置吸引了多家具备国际服务能力的数字化工厂落户园区,并通过广泛细致的产业资源对接活动将区域内先进制造业企业联动起来,创新合作,为区域经济增添产业发展动力。
▲中电光谷智造中心效果图
“智造·武汉”计划是中电光谷助力制造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在上海、重庆、天津、温州、咸阳、西安、沈阳、黄冈等不同区域,中电光谷正在为制造业升级发展贡献着力量。
从制造到智造的跃迁,数字化赋能是重要手段,中电光谷以全国41个城市的71个园区为基础的产业资源共享平台,已经聚集了大批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资源,为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升级提供了可能。
与此同时,中电光谷将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化能力建设作为年的重点工作,一方面加强数字园区平台建设和数字化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奠定坚实的空间运行数字化基础;另一方面通过数字园区系统的开发与应用试点,建立起相关数字园区的标准化体系,并出版书籍《数字园区》。
▲中国电子智慧产业园平台
4月25日至29日,由中电光谷自主研发的“中国电子智慧产业园平台”在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亮相。该平台以PKS生态体系为基础,是目前国内智能化应用功能最强大的跨区域一体化数字产业园平台,运用技术能力解构服务场景,破除孤岛效应。目前,平台已经在武汉、合肥、长沙、咸阳、重庆、青岛、成都、温州、洛阳等地17个城市的23个项目投入使用。
▲中国电子智慧产业园平台试点
03
科技创新
引领制造业产业升级
我国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占世界制造业的比重接近30%,在世界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可见,我国制造业优势明显。
《中国制造》中提到,制造业的发展要坚持创新驱动,坚持质量为先,坚持绿色发展,坚持结构优化,坚持以人才为本。国家“十四五”规划“实施制造强国”篇章提到,要健全产业基础支撑体系,在重点领域布局一批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工信部《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的指导意见》中提到,要提高优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参与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依托优质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协同创新。
▲天津中电科创园效果图
天津市建设制造强市将重点实施七大专项行动,其中“产业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被提至首位。中电光谷在天津布局中电科创园项目,聚焦数字内容、网络安全、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技术等领域,致力于建设自主创新的完善生态体系,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园区和国内领先的数字产业创新中心。
重庆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把“提高产业创新能力”作为首要任务,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突破“卡脖子”瓶颈制约。结合西部(重庆)科学城、两江协同创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建设,积极争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工业互联网等产业在渝布局。
▲重庆中电光谷科技城效果图
中电光谷积极参与西部(重庆)科学城的建设,联合沙坪坝区、重庆大学成立新型科技产业服务平台,运营光谷·智创园项目,增强了区域产业培育创新氛围。年12月签约的重庆中电光谷科技城,以先进智造产业为方向,重点围绕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智能网联汽车、医疗器械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产业集群,承接重庆科学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项目落地,打造集技术创新、中试研发、智造生产等于一体的智能化产业园区。
此外,中国电子西部创新基地(北碚)、中电科创城(莆田)、中电光谷绵阳科技园等项目,也正在探索以科技创新带动区域制造业的升级发展。
从《制造业》要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到十四五规划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中国制造正迎来新一轮的风口!中电光谷将充分发挥41城71园的产业资源优势和十几年的产业园区建设运营经验,以“系统规划”和“综合运营”方法论为指导,深入落实“制造强国”战略,因地制宜打造为制造业升级服务的质量产业园区,加速我国制造业从“制造”到“智造”的跃升进程。
作者/张秋菊、樊贤
视觉/赵恪
责编/丁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