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时节,沙坪坝回龙坝镇五云山社区公园里的一汪碧水吸引了众多村民前来休闲散步。村民王廷荣就是这里的常客,每天早晚都得来溜溜弯。
“以前大家缺少环保意识,谁家有点洗衣、洗菜、洗碗的脏水都是直接往外泼。污水流到潭里,水自然就臭了。”王廷荣说,其实,五云山社区产生的生活污水总量并不多,但因为缺少处理设备,给村民的居家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在社区居委会的协调下,五云山社区辖区内13家企业共同出资购置了一台日处理能力立方米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解决了生活污水外排污染环境的问题。如今,五云山社区公园里的湖水清了,岸绿了,社区更加宜居宜业。
其实,五云山社区的变化只是重庆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市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聚焦大气、水、土壤污染等关键领域,切实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今天的重庆,“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壮丽画卷正逐步展现,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绿水青山“河”作画
近日,笔者沿着德感长冲渔场一路行至璧南河入水口,只见霞光映照下的河面碧波荡漾,水清岸绿,飞鸟游鱼,无限风光。眼前的喜人景象让人很难想象璧南河入水口水质曾为劣Ⅴ类。
凤凰涅槃的背后,是你不曾想的沧桑。重庆江津区长冲渔场,是璧南河水污染的“元凶”之一。这个拥有多亩鱼池的热带鱼良种场,曾因“温泉养鱼”名噪一时。然而,养鱼的温泉水在流出渔场后,却成了璧南河一个主要的污染源。由于上游水质较差,污染负荷高,再加上高密度投饵养殖、不达标尾水排放,以及随雨水不断冲刷入河的农药、化肥、生活垃圾,让璧南河入水口水质一度停留在劣Ⅴ类。人工养殖的鱼儿在温泉中优哉游哉,沿岸群众赖以生存的水环境却遭受着破坏,这显然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目标导向背道而驰。
为确保璧南河入水口水质稳定达标,在市、区各级各部门的强力推动下,长冲渔场通过实施水资源有偿、节约、环保使用等管理制度,开展渔场和河道清淤治理,限期取缔所有高密度饲料养殖,规划打造长冲乡村休闲旅游示范点等生态综合治理措施,完成了余亩鱼池全部退渔和当地群众转产不减收这似乎“不可能的任务”,长冲渔场的出水口水质也自年10月提升到Ⅱ类后,一直保持在稳定水平。
长冲渔场走上绿色转型康庄大道并非个例。
为防治水污染,确保一江碧水向东流,市生态环境局专门组建重点流域监督指导组,全年累计组织人次开展重点流域巡查检查,并建立不达标重点河流日分析、周评判、月调度工作机制,每天分析自动站水质波动情况,每周结合日常巡查评判流域水质变化趋势,每月调度流域综合治理进展、评估流域整治成效,针对性提出解决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以来,重庆持续完善水污染防治管理系统,建立断面水质预警预测模型,预判预报未来水质变化趋势,及时开展临界超标断面预警,同时完成河流体检数据入库对比分析等工作,实现水质数据实时同步和污染源定位导航,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提高水环境监管水平。
如今,临江河、濑溪河等34条河流上有了个加密监测点位,通过重点河流的每月体检、每月通报、每月分析,按流域、按河段解剖超标原因,找准“病灶”、深挖“病因”,靶向治疗、精准施策。年,重庆国家考核断面水质达到Ⅲ类及以上比例为97.6%,优于年度目标7.1个百分点,在年度“水十条”评估排名中,重庆位居全国首位。
抬头即见“重庆蓝”
“再也不用跑到川西去看蓝天了,我拍了许多蓝天白云想要与你们分享,感谢你们的努力!”今年5月,一封市民感谢信通过市政府公开信箱转到了市生态环境局。
写信人叫张涤平。他说,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他喜欢通透的蓝天,更喜欢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重庆城。
据了解,为有效防治大气环境污染,重庆以实施八项国家标准和柴油车整治为重点控制交通污染,以工业废气深度治理和发放臭氧告知书为重点控制工业污染,以扬尘控制示范创建和落实十项规定为重点控制扬尘污染等。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制定蓝天保卫战作战图,在年和年分别分解下达70条多项工程和措施。
截至目前,累计淘汰治理老旧柴油车5.5万余辆,发展新能源车2.2万余辆,完成余家企业挥发性有机物、工业炉窑、烧结砖瓦、锅炉废气治理升级改造。累计淘汰燃煤锅炉92台,完成19台共万千瓦燃煤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建设和巩固扬尘控制示范工地、道路余处,主城都市区主要道路机扫率达到93%。主城都市区城市建成区全部划为烟花爆竹禁放区。
同时,重庆坚持以督导帮扶和污染预警应急为重点增强监管能力。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成立5个综合巡查组、2个督导帮扶组和1个执法监测组,实施空气质量日预警、周调度、月通报、季约谈。年来,启动空气污染应对预警32次,督导帮扶企业余家,曝光重点污染源个、会商约谈36次、执法监测企业0余家。
年,重庆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天,比上一年增加13天,无重污染天气。年,重庆市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再次达到天,同时,PM10、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臭氧六项指标均同比下降,全年无重污染天气。
今年截至9月26日,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天,同比增加15天,“重庆蓝”已成常态,屡屡刷爆市民朋友圈。
巴渝净土齐守护
“庄稼生长靠扎根,废膜影响根不深……”眼下正值秋收,綦江区永新镇供销社农膜回收点门口的宣传栏前,停了不少农用车。附近的村民们进进出出,忙着把自家的废弃农膜从车上卸下来,而回收点内,废弃的棚膜和地膜已经堆得满满当当。
“过去,农民普遍不知道废弃农膜的危害。”永新镇供销社相关负责人说,在建立专门的废弃农膜回收点后,綦江区发放了倡议书,编制了顺口溜,对废弃农膜的危害进行了广泛宣传。如今,已有不少农民主动拿着废弃农膜来回收网点。
“一百、两百、三百……”回收点门前,村民母世容靠在农用车上,数着手里崭新的钞票。秋收期间,母世容把地里的废弃农膜收集到一起,往回收点运了4趟,卖了元,赚了一笔不小的“外快”。而在綦江区的合民鑫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加工车间里,这些废旧农膜被粉碎、清洗后,通过热融、挤出,变成了再生塑料颗粒,用来加工塑料板凳、警示筒等塑料制品,实现了变废为宝。
近年来,重庆市不断健全废旧农膜回收机制。据统计,重庆已建成乡镇回收网点个、村级回收网点个、农膜分拣贮运中心35个,确定了39家回收企业和18家加工企业,负责全市废旧农膜回收、加工处置任务,全市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已基本形成。更多像母世容一样的农民已经加入回收废弃农膜的行列。
废弃农膜回收,只是重庆推进净土保卫战的举措之一。市生态环境局土壤生态环境处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通过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全市净土保卫战重点工作推进顺利。
在加强建设用地风险管控和修复,保障人居环境安全方面:重庆市建立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制度,将块污染地块动态更新至名录。市生态环境局会同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统一修订工作程序,建立专家库,将部分评审备案工作下放至区县。各区县均建立了疑似污染地块清单,将地块纳入全国污染地块管理系统进行监管。
在农用地方面:重庆在印发《重庆市耕地土壤环境类别划分工作方案》、编制《重庆市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明确了市级统一组织划分、区县进行边界核实的工作机制,下达了各区县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具体任务。截至目前,已完成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任务量的95%以上。
目前,全市27个尾矿库已完成26个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25个污染防治方案编制,基本完成23个尾矿库环境整治,未发生因尾矿库引发的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黎静/文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图)
白马山
江津鼎山长江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