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教学的原点教学研究室王建勇教改实处是课程,教改深处是课堂。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学改革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要经过哪些……带着这些问题、困惑,我们一行14人跋山涉水,寻道山城,探寻教研之道,教学之道,为师之道。6天的时间先后聆听重庆市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李大圣院长《教学关系变革与高质量学习》、重庆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龚雄飞院长《学本教学:新时代教学改革的趋势解析与路径分析》、重庆市教育政策研究所邓建中所长《基于常态和方法的中小学教育科研》等报告,增长了智慧,拓宽了视野,启迪了思维,解放了心灵。思维力——智力结构的核心教育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龚雄飞院长在报告中指出,教学是否突出思维过程决定教学的品质和有效性。讲授式教学重在对知识的记忆和复制,弱化了智力开发和思维训练,不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不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的教不等于学生的学,在讲授式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被老师的教所“控制”,思维的发展是被动的,是不充分、不舒展的。很容易导致多教少学,以教代学,甚至有教无学。“教育即解放”,要解放学生的头脑,让学生拥有思维的自由。但激发学生的思维,并不是整堂课密密麻麻地问,满堂问的课堂不是好课堂。龚雄飞院长通过“整式的加减(合并同类项)”的一段教学片断、问题设计的对比,向我们阐释了什么是真问题、什么是假问题。一堂好课从问题设计开始,有价值的问题要有思维的起点和终点,有一定的思考距,才能启发思维、开发智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满堂问相当于在思维的起点和终点之间加入了过多的点,思维距大大缩短,导致问题过于简单,弱智化的问题、随意性的问题、琐碎的引导,学生不需要思考就能回答。表面上看课堂互动积极、热热闹闹,但实际是老师密密麻麻地问控制着学生的思维轨迹和思维过程,要求学生按照老师的思维发展,导致思维的同质化、单一化、模式化,老师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将学生的思维教死了。表面的热热闹闹隐藏着课堂低效的本质。龚雄飞院长的案例分析真实再现了我们的常规课堂,暴露了我们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真问题。抓住了影响学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用事实告诉我们“以教师为中心”的“以教定学”“以导定学”的教学方式不适合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学的需要,我们必须要予以改革。启发式教学——教学改革的关键“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生的“愤悱”是一堂课的教学起点,“若教则不愤而启,不悱而发,喋喋然徒劳无益也”,教师要探明哪些知识学生已经明确,哪些还有困惑,找到教学的起点,否则学生没有问题或者说没有找到学生的疑问、困惑点,还搞什么启发。龚雄飞院长通过海峡两岸同课异构《猫》的教学案例告诉我们什么是启发式教学,如何找到学生学生的“愤悱”,如何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唯一的直接的途径,就是把学生置于必须思考、促进思考和考验思考的情境之中。”不要急于告诉学生每一步要去做什么,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答案,不要害怕学生在课堂上暴露问题,重视学生思维的过程,注重学生思考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先学思考,处于“愤悱”状态,处于“疑惑”之时,处于“错误”关口,老师根据这些真实问题实施有针对性的引导或教学,把“错误变成最好的教育资源”。启发式教学,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老师多了一份静待花开的淡定、从容。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老师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利用学习共同体的方式(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之间互助式解决问题,其实质就是“以学定教,学生主教”。合作学习——最有效的教学模式小组合作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最常见、最常用的教学方式,但同时相伴而生的是假合作、为合作而合作、优秀生展示的舞台等问题。什么是真正的合作学习,如何让合作学习真实发生,龚雄飞院长通过《荷叶圆圆》一节课中学生的活动表现给我们进行了充分的展示。异质分组,先分工后合作,小组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任务,强化每个人的责任感,避免合作学习中边缘人现象的出现。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小组规模的大小是有原则的,那就是学习任务的多少,保证小组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任务,任务驱动,责任强化,鼓励学生之间互助解决问题,真正实现了“以学定教,学生主教”。既有理论依据,又有实践的展示,让我们充分认识到称“合作学习”为“近几十年来最有效的教学模式”毫不为过。解决了为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让合作学习真实发生也并不很难。六年影响一生——真正为孩子的长远发展负责没有课间休息的时间表,下午基本没有文化课安排的课程表,学生自主选择的校本课程……这些看似让人难以理解的现象的背后是重庆市谢家湾小学对学生的尊重、对学生成长的负责、是满满的对学生的爱。“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让每一个孩子绽放。孩子的立场是什么?孩子的体验是什么?孩子的收获是什么?”这是谢家湾小学的行为追求。罗凤校长在报告中提出:我们要培养的是在真实世界中面临复杂问题的人,教育要培养孩子解决具体问题所需的综合的基础素养,科学的思维方式,系统的知识结构,灵活的应对能力……课程是育人的根本载体,只有在课程建设中搭建丰富的参与平台,提供个性化的选择机会,才会让孩子们在不断尝试中发现自我的可能,并在持续学习中实现自我的潜能,为每个孩子的优势发展提供可能。字里行间、时时处处体现的是学生立场。这样的学校怎能不令学生留恋、让家长向往!没有高大上的理论,没有轰轰烈烈的效应,清新、恬淡、朝气蓬勃的谢家湾小学就这样呈现在我们面前,因为是日常的实际工作,所以不用发言稿,就这样娓娓道来。看似简单无奇,实质是抓住了教育的实质:一切以学生为本。尊重教育规律前提下的坚持,成就了现代学校的样板。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要因为走得匆忙而忘记了为什么出发。无论是李大圣院长的激活课堂教学全要素,还是龚雄飞院长的学本教学,无论是重庆市巴川中学校,还是重庆市谢家湾小学的发展,都没有忘记教学的原点:学生。只有谨记教学的方向和目的,找到教育发展的规律,才能做到不追风,不迎合,遵循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追求自己期待的教育样态。短短6天的培训课程紧凑、来去匆匆,收获满满。“学习力就是竞争力就是进化力”。我们所有的努力就是为了不让面对问题时的自己无能为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7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