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政部发布“年度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优秀案例”,在来自全国各地的15个优秀案例中,重庆市沙坪坝区民政局“‘你在哪里’社会救助对象‘主动发现’机制”榜上有名。
通过该工作机制,沙坪坝区目前已“主动发现”困难群众人。其中符合政策标准人,不符合政策标准但实际存在困难人。
主动发现
让真正有困难的家庭感受温暖
什么是“主动发现”机制?
沙坪坝区民政局局长邓朝霞介绍,从年6月起,区民政局就开始探索建立了“你在哪里”社会救助对象“主动发现”工作机制。该机制按照“”工作思路,开启“主动发现”探索实践。创设“你在哪里”——困难对象“主动发现”社工项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专业社工组织牵头指导实施,指导基层整合党建力量、服务阵地、网格服务等各种资源,深化“三社联动”,逐户“扫楼”实施。
51岁的李强(化名)是一名退伍军人,与老丈人、妻子、一对儿女居住在歌乐山街道金刚村。老丈人患有精神分裂症,长期由夫妻俩照顾。去年李强确诊为心肌梗塞,同时患有冠心病、高血压、长期需要药物稳定病情,劳动力下降。更不幸的是,今年初儿子确诊为白血病。为了治病,李强一家花光了所有积蓄,还负债累累。
年4月,通过社区走访摸排,沙坪坝区“主动发现”项目组的社工主动找到李强。经过主动发现项目组、歌乐山街道和金刚村的共同努力,6月初,李强一家成功办理最低生活保障。他们还帮李强申请到了4万元的临时救助金。
不仅如此,社区成立志愿者关怀小组,实时关心李强一家的情况。同时其他社会组织和单位也在积极联动,给这个家庭雪中送炭。
据了解,沙坪坝区在村(社)建设个“主动发现”救助工作站,按照“六个一”:即一幕宣传背景墙、一个桌上站点、一套机制流程、一支眼线队伍、一些案例故事、一条救助专线的标准统筹配备。伴随“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的统筹实施,让更多像李强这样真正需要救助的人得到救助,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关心与支持。
融合发展
让更多力量一起参与“主动发现”
为全面摸底掌握困难群众的具体情况,进一步落实困难群众主动发现、积极救助工作。年6月22日起,沙区民政局整合高校志愿资源,根据前期镇街上报的“主动发现”困难群众名单,组织开展为期两周的入户走访及信息建档工作,准确掌握困难群众基本信息,从物质条件、健康情况、心理状况、意识态度、家庭系统、社会参与、社会资源六个维度进行全方面了解。
此次入户走访和信息建档工作,由沙区民政局牵头组织重庆兴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和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民政与社会治理学院民政管理专业名大三学生志愿者共同参与。他们对沙坪坝区22个镇街,个村(社)的边缘困难群众家庭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加大主动发现信息收集力度,找准边缘困难群众根本需求及救助帮扶方向。
邓朝霞介绍,“‘主动发现’项目组将联动工作组和行动组成员,带领志愿者持续深入到每个困难群众身边开展入户走访及信息建档工作,实时更新困难群众信息数据库,做好后续服务,真真正正把困难群众的衣食冷暖放在心上,切切实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上游新闻记者王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