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夜晚已经没了太阳的炙烤,为何还会有热浪的冲击呢?
在水资源和电力资源双重短缺的情况下,全球不少人几乎都是靠着身体,来硬抗整个炎夏,这简直就是一场地狱般的噩梦。
而且,更令人绝望的是,就算进入到夜晚,这股热浪依然不会消停,有时候甚至还会出现变本加厉的情况,让人热到难以入睡。
比如本年夏季的重庆人,就遭受过这样的折磨。
据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年8月时,重庆普遍处于高温笼罩之下,许多区域在白天都一度逼近40摄氏度的高温极限。
在这样的持续高温环境下,不仅重庆人热的难以承受,就连当地的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都因高温而被“晒化”了,即隔热层因高温熔化,致使屋顶瓦片脱落。
不过,对于重庆人而言,白天的高温还不是糟糕的,夜晚的持续热浪才是令人绝望的,按照当地气象局的统计,夜晚的重庆,其温度依然不低于35摄氏度。
比如重庆沙坪坝区,在夜晚的温度,甚至还一度抵进39摄氏度,这几乎与白天温度相差无二,让当地人可谓是苦不堪言。
无独有偶,同为火炉城市的南京,也一样承受着这股莫名的夜晚热浪的折磨。
据《扬子晚报》的报道,白天的南京不断向着40摄氏度极限突破,而到了夜晚也依然留存着34摄氏度的高温,再加之60%的湿度,其体表温度一度直逼38摄氏度,让南京市民根本无所适从。
事实上,针对这一问题,有专家组也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并总结出了两大原因,即能量释放和热岛效应。
首先,在白天持续的高温天气影响下,不仅地表接受着高温能量的熏烤,就连大气层也同样承受着这股强大的高温能量,而且因距离过近,所接收的能量温度也更高。
而当日落之后,这股能量的供应便也会随之停滞,取而代之的,则是温度不断回落的空气环境。
可也正是空气环境的温度回落,致使陆地和大气出现温度悬殊,在这样的情况下,先前汇集了充足能量的大气层,便会接过白日太阳的交接棒,继续对大地倾斜高温能量。
由此,就算没有太阳,地表依然需要承受来自大气的高温能量,这也是夜晚高温的外部原因。
至于与之相对的内部原因,则就要说到“热岛效应”了,简单来说,热岛效应就是指某一区域的温度,绝对高于周边地区,致使它成了一个被孤立的高温热岛。
在热岛效应的作用下,这一区域的温度几乎不会“外逃”,它们只会滞留于本区域内,造成极度且持续的高温闷热。
至于造就这一效应的原因,也同样可以归纳为两点,那就是蒸发和风向。
在当今时代,一些大城市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高楼大厦纷纷拔地而起,柏油道路分支开叉,这让城市变得更具现代化。
但伴随着这种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内部的水分蒸发量也渐渐变少了,这致使一座城市的雨量变得岌岌可危,甚至还会出现滴水不降的可怕情况。
没有了雨水的滋润,整座城市就进入恶性循环之中,温度便也变得越来越高,另外,城市建设起的柏油路,对热量的储存是十分强大的,这意味着,当夜晚来临时,这些道路就会开始散热,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整座城市的夜晚温度。
同时,高楼林立的布局,还破坏了城市的风向,也就是说,处于城市中心的人们,在大楼的遮蔽下,很难感受到风的吹拂。
失去风的影响,整个区域的散热可谓是难上加难,因此,这也便有了夜晚仍在散热的情况,进而导致人们,尤其是城市的居民难以入睡的情况。
由此来看,我们在注重城市建设的同时,也应该注意调控城市的热岛效应,努力建设宜居的现代化城市,这才是城市居民所急需的居住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