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走寻常路两江新区引进多所知名高校,迅

众所周知,重庆的高等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沙坪坝区、南岸区和北碚区。沙坪坝区历来为科教高地,以重庆大学、陆军军医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为代表的数十所大专院校,数十年的历史沉淀,奠定了沙区无可匹敌的科教优势。17年前,沙区在中梁山以西建设大学城,如今已经成为容纳14所高等院校的新城区,并纳入高新区版图,成为建设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的主力军。南岸区则集中了重庆工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第二师范学院等,以及巴南区的重庆理工大学,形成了高等院校的又一个聚集区。北碚区则是西南大学的大本营。背靠西南大学这所多学科、综合性大学,北碚区的高教实力也不容小觑。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当今时代,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引领发展的动力。而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科创人才最活跃的地方,往往是大专院校和高等教育发达的地区。比如北京的中关村、美国的硅谷、上海的张江科技城、武汉的光谷等科技企业扎堆的地方,无一不是依托雄厚的高教和科研实力。尽管渝北区近些年来引进了西南政法大学渝北校区、四川外国语大学南方翻译学院、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但仍然没有形成科技创新竞争力。因此,相比于重庆高新区坐拥大学城众多大学和科研机构,两江新区在这方面则处于劣势。同济大学重庆互联网学院两江新区也认识到了这方面的不足。这些年来,两江新区依托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水土高新园以及两江协调创新区等平台,大力开展引智引才,通过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迅速弥补科创短板。特别是位于龙盛片区的两江协同创新区,通过高水平打造、大手笔运作,积极引进海内外顶尖高校、高端研发机构、知名孵化机构、创新型领军企业。在政策方面,出台了《重庆两江新区促进科技创新发展办法》,根据该办法,世界强企业、国内外行业领先的大企业集团、知名高校、国家重点科研院所等来两江新区新设立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最高前3年每年可获最高万元研发及运营经费支持。近几年来,一大批有实力的科研基地纷至沓来,研发实力这块短板正在迅速补齐,在未来创新资源的比拼中占领了一席之地。西北工业大学重庆科创中心年11月,同济大学与两江新区签订《共建同济大学重庆研究院合作协议》,同济大学重庆研究院落户两江新区重庆互联网学院,开展重庆市产业发展需求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等;年7月,西北工业大学重庆科创中心项目签约落地,并于年4月中旬正式挂牌投用,总占地面积亩左右,主要围绕高端材料、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和方向,对入驻项目和团队进行科技孵化和成果转化;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的重庆智能机器人研年9月,华中科技大学所属企业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已与在两江新区设立重庆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年12月,吉林大学召开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吉林大学、重庆两江新区共建吉林大学重庆研究院合作协议》;年,两江新区管委会与比利时鲁汶大学签订《共建重庆鲁汶智慧与可持续基础设施国际研究院合作协议》;年3月,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两江校区落户两江新区航空航天产业园,将打造航空航天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基地;年4月,清华大学与重庆两江新区签署合作协议,西南智能微系统研究院将落户两江协同创新区;华东师范大学与两江新区签约共建华东师范大学重庆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理工大学与金世利在两江新区共建联合研发中心;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正式签约落户两江新区;年6月,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校区建设项目开工活动在两江新区水土园区举行;年7月,长春理工大学重庆研究院签约落户两江新区,将整合长春理工大学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国家级平台资源;武汉理工大学与重庆两江新区签署合作协议,将在两江新区建设武汉理工大学重庆研究院并同步落地武汉理工数字传媒、古奥科技大数据平台等产业化项目;年8月,两江新区与英国萨里大学签订备忘录,将合作举办重庆萨里大学,共同推动在重庆两江新区设立中外合作独立大学;年9月,新加坡国立大学将与两江新区共建新加坡国立大学(重庆)研究院,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开放平台,这是继苏州研究院之后,新加坡国立大学在中国设立的第二所研究院;中科院计算所西部高等技术研究院年10月,中科院计算所西部高等技术研究院在两江新区揭牌成立;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携手两江新区共建临近空间创新研发中心;重庆交通大学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在两江新区挂牌。……两江协同创新区的目标,是到年,集聚20家以上高校及科研机构、超过1万名科技创新人才、个省部级以上的科研平台、余家科技孵化企业。随着一系列的高校和科研机构落地,两江新区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近。目前,两江新区已经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16个、博士后工作(流动)站35个,海智工作站16个。3月份揭晓的年双创示范基地评估结果,重庆两江新区总分排名14个区域新区第一。这个评估,是由中国科协领衔开展的。两江协同创新区没有一所大学的两江新区,通过引进国内外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来提高自身综合实力,正迅速填补科创机构的空白。这条路,两江新区并不是先行者,国内做得最成功、最具代表性的,非深圳莫属。深圳本土仅有一所改革开放后才创办的深圳大学,没有一所“”“”院校。近几年来,深圳已经引进17所“”、1所“”高校及6所港校,此外还有已经签署协议的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著名高校,这些高校的引进,为深圳打造“全球创新之都”提供强大支持。今天的深圳,在科技创新领域,与高校云集北京、上海等处于第一梯队。两江新区走的,也是同样的一条路。当然,虽然引才引智能短时期迅速弥补科创机构人才上的不足,但是由于缺乏本土高校,缺乏稳定生源,在学习氛围、历史积淀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两江新区所走的,是一条不求“大而全”,而追求“小而精”的路子。未来,希望两江协调创新区越建越好,科技创新与人才赋能重庆发展,真正助力重庆打造国家(西部)科技创新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6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