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武隆》实景演出现场。
“脚踩大河岸,拉纤勇向前,船工号子齐,势排除万难……”
5月24日傍晚,“发现重庆之美:山水之城美丽之地全国重点网络媒体重庆行”记者采风团抵达武隆,观看了第场大型实景演出《印象武隆》。
有采风团的外地记者后来写到:演出散场的人群中有人再次吼起号子,川江边的沧桑号子,真的并没有消逝,而是作为艺术继续在传承。
据武隆区旅发委介绍,去年《印象武隆》观影人次43.5万人次,全年收入万元。将极具地域特色的川江号子与实景演出相融合,《印象武隆》走出了一条“非遗文化+旅游”的新路子。在我市旅游打响“人文牌”的过程中,重庆人文旅游如何才能遍地开花?
文旅融合《印象武隆》去年收入万
距离武隆区仙女山镇约9公里的桃园大峡谷,从年起就“化身”为了一座大舞台,接纳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每当夜幕降临,这里便开始热闹起来:音乐,灯光,号子,演员,观众……一场场穿越时空的视听盛宴让沉寂了数千年的深山峡谷闪耀在聚光灯下。
这里,《印象武隆》已经演出了近场。
高低落差达米的U型大峡谷,响起悲壮雄伟的川江号子,多名演员在天然的舞台上演绎着这片土地曾经的故事。哭嫁的少女,从山谷中划来的木船,本土民歌,这些与实景融为一体的演出,让观众进入了极具巴渝传统文化特色的生活劳动场景中,如同触摸到这片土地的灵魂。
“看完这个演出,我对武隆的感受也升华了。”广州游客刘菁说,她白天在游览天生三桥的时候就在思考:峡谷地区的人们历代都是怎么生活的?多亏有了这么个实景演出,满足了她对这片土地的所有好奇,旅游过程中的文化获得感也是满满的。
在整场演出中,那一声声穿透峡谷的号子贯穿始终,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是演出的核心。作为川江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缩影,川江号子不仅是纤夫们在悬崖绝壁间为战胜险滩恶水所唱的劳动歌曲,更传达了父辈们坚韧不拔、乐观豁达、吃苦耐劳、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随着时代的发展,川江号子也失去了现实中的舞台。不过,在《印象武隆》的舞台上,它又活过来了。
观看演出的座席中,有观众感动落泪,或许是因川江纤夫的辛酸史,或许是为几千年的川江号子的落寞所惋惜。“如果没有这样的演出,我们无缘听到这千古绝唱。”游客李茂林感慨。
可以说,不少游客是冲着川江号子而观看的《印象武隆》。来自武隆区旅发委的数据,去年《印象武隆》观影人次达到43.5万,全年收入万元。
主动引入非遗我市文旅融合走出四大模式
事实上,记者走访我市多个区县了解到,在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中,不少区县主动引入非遗,并且走出了实景演出、舞台演出、茶馆演出、非遗体验这四大模式。
A“实景演出”模式:《归来三峡》融入本土诗歌、船工号子
继《印象武隆》之后,另一台将本土非遗文化与实景相结合的大型演艺项目《归来三峡》将于今年10月在奉节开演。
以白帝城、瞿塘峡、夔门为舞台背景,《归来三峡》将呈现的壮美山川景色已经把游客的好奇心吊在最高点。
《归来三峡》的整场演出将以诗为主线,运用高新科技手段呈现最为震撼的舞美效果,让观众领略长江三峡壮美的自然景观、巴渝大地独特的风土人情和诗城奉节厚重的人文底蕴。同时,这也是一台山水实景体验式旅游节目,观众在演出中可以亲身体验到古人创作诗词的意境及古代战争场面。
“奉节县文化委选送了30余首诗词,张艺谋导演预计会选用10多首在演出中呈现。”重庆赤甲文旅集团《归来三峡》筹备组副组长徐刚表示,最终在演出中呈现的诗歌具有奉节本土特色,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通过艺术化的编排,这些诗歌被串联为一个整体。“演出中还有三峡地区的本土文化呈现,如船工号子等,也有奉节传统地域文化的展示,如特色地名以及本土歌谣等。”徐刚说。
B“舞台表演”模式:后河戏每周末古镇上演
除了实景演出,常规的舞台演出也成为一些区县展现非遗文化,大打旅游“人文牌”的方式。
“街道虽窄天地宽,店面不大装乾坤……”在黔江濯水古镇的吊脚戏楼上,每周末都会上演由当地居民自编自演的后河戏《天理良心》。
濯水后河戏,也是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明清时期大批外地移民迁至濯水后,汉戏与南戏相撞并与昆山腔相融合,从而逐渐形成后河戏。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川剧名净邓小雷和后河戏大师张仁山,组成了一支十几人的濯水后河戏班子,被称为“人大戏”。从此,濯水后河戏正式登上舞台。
如今,当地居民自编自演的《天理良心》,灵感来自于明清时代留下的“天理良心”道德碑,展现千年商贾古镇濯水的文化灵魂。这也成了外地游客来濯水古镇旅游时,对当地千古诚信文化最直接的体会,也成了最具特色的旅游节目之一。
C“茶馆表演”模式:“码头会”每天接待人次
沙坪坝磁器口的老字号“码头会”,是一个可以喝酒吃肉看戏的地方,过去这里曾是一家老茶馆。
从年开始,这里每天都会上演传统民俗表演节目。每天五场表演,滚动上演皮金滚灯、水袖舞、长嘴壶茶艺、川剧变脸五项民间传统节目。“因为觉得磁器口商业化太重,想让游客能感受到文化,于是引入了非遗文化艺术表演。”码头会老板王晓晖介绍,从年开始,前来看表演的游客明显增多,日均接待游客达到人次,每年总共接待量达到20万人次。从游客的点评来看,有表演是吸引他们进店的主要原因。
这里也成了磁器口接待名人的必来之地。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年回访磁器口时,就曾到码头会观看表演,勾起了他儿时的记忆。王晓晖介绍,接下来他们将在沙磁巷推出磁器口演艺升级版,今后在渝中区的十八梯传统风貌区也会推出“十八梯的故事”演艺。
D“非遗体验”模式:苗族踩花山节吸引游客共舞
彭水第七届中国乌江苗族踩花山节活动现场。
刚刚过去的第七届中国乌江苗族踩花山节暨中国·彭水水上运动大赛,苗族儿女们个个穿着鲜艳的苗族服饰,头戴银角银帽、银发簪、银插针、银顶花等饰品,万人齐舞踩花山、齐唱娇阿依。在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下,不少现场的游客也一同共舞踩花山舞,感受苗家文化的风情与魅力。
彭水自治县县委书记钱建超在开幕式上表示,近年来彭水挖掘和保护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打造出了乌江苗族踩花山节、水上运动大赛、渝东南生态民族旅游文化节等一系列节赛品牌,走出了文旅融合、互动发展之路。
在黔江,游客参与“非遗”体验也成为当地的特色旅游活动。黔江区旅游局副局长汪韬介绍,在濯水古镇居住着不少土家族原住民,他们能歌善舞、编制技艺强,为给游客带来更好的民俗体验,游客可以学习制作“非遗”西兰卡普(一种土家织锦),还能品尝到黔江人舌尖上的“非遗”濯水绿豆粉。在后坝十三寨景区,完整的保留了13个原始古朴的土家吊脚楼群,后坝山歌也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十三寨,游客一定能体验到最原生态的土家风情。”汪韬表示,民族特色活动在这里常态化上演,游客可以加入到摆手舞队伍中,也可以跟着传承人学唱后坝山歌。
通过把民俗文化、非遗元素融入旅游中,近年来,黔江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改变了旅游要素或文化要素的单一增长模式,文旅融合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汪韬介绍,黔江目前正在濯水古镇规划“非遗一条街”,将非遗项目集中展示。
新闻多一点
人文旅游要真正发展起来还需迈过三道坎
川江号子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曹光裕在拍摄纪录片。
非遗缺少传承人,简单将非遗叠加入旅游项目“伪融合”,实景表演内容和形式雷同。这是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的非遗与旅游融合过程出现的问题。如何迈过这三道坎,才能让传统文化重现生机,令更多旅游景区真正将人文旅游发展起来呢?
A问题非遗难找“接班人”
在江北区九街的一间60多平米的居民房里,时常会传出类似“正月里来就把龙灯耍……嘿!嗬!”的号子声。
这里,是川江号子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曹光裕,拿自己的房屋设立的川江号子传习所,他在这里免费将技艺传授给对此感兴趣的人。虽然进进出出很多学徒,甚至还有留学生和外国人来找他学习,但至今曹光裕都没找到能真正意义上传承技艺的徒弟。“找了10多年‘接班人’还没找到。”曹光裕无奈地说。
曹光裕教洋学徒。
上世纪80年代还是船工的曹光裕,无法想象下力时唱的号子也会登上“大雅之堂”。
年,当师傅陈邦贵受邀赴法国演出让川江号子震惊世界时,曹光裕其实还跟当时很多人一样,缺乏文化自信。为了让川江号子后继有人,陈邦贵挑中了同为重庆轮渡公司职工的曹光裕,要收他当徒弟。刚开始,年轻的曹光裕对川江号子并不感兴趣,甚至觉得很土气。直到有一天,师傅流着眼泪对他说:“我昨天还能唱,今天就不能唱了;昨天还能说,今天就不能说了。”曹光裕这才意识到,几千年的传统技艺即将失传,自己肩上责任重大,于是正式拜陈邦贵为师。那年,师傅71岁,曹光裕23岁。
师傅陈邦贵在年与世长辞,没能看到川江号子成为国家级非遗。回顾川江号子成为非遗的12年,曹光裕感到很欣慰,“政府对非遗保护投入了很多力量,媒体对非遗的宣传也很到位,我们的文化自信正在建立起来。”
在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上,政府建立了很多机制,包括给传承人每年发放补助、让非遗课堂走进学校等。
不过,迄今为止,曹光裕所教授的学徒,都是冲着兴趣爱好而来,坚持不了多久,“也有音乐学院的学生想学,但是他们的声音学院派味道太重,很难回归原生态;声音条件好的年轻人,宁愿选择流行歌曲这条路。”
出路让传承者融入市场
弹子石老街开街仪式上,川江号子表演。
“木船时代的结束,川江号子告别码头登上舞台。但现在的舞台太狭窄,缺乏生产性支撑,不足以让川江号子向社会推广。”曹光裕近年来登上的多是公益性演出的舞台,跟他一起上台的“船工”大部分都是年过六旬的业余演员,这些老年人听着号子长大,真心热爱号子。曹光裕将他们组织成一个“艺术团”,遇到公益性演出就请他们来“扎起”。
曹光裕认为,这便是他10多年来招不到徒弟的“症结”所在。
“要打通传承的最后一公里,必须要进行生产性保护。”他建议,政府能在旅游规划中为民间音乐立项,给予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搭建舞台进行民间音乐演出,比如像《印象武隆》这样的形式就值得大力推广。说起来,他本人就是《印象武隆》的艺术顾问,排练的时候他还专门开车去给演员们培训。
川江号子舞台表演。
“如果有更多这样的商业演出,让学徒在掌握技艺的同时以此谋生,传承川江号子一定不是问题。”曹光裕最近就正在创作音乐剧《大江传歌》,这将是一部用川江号子的形式来讲述川江号子故事的音乐剧,会在重庆客轮总公司即将开辟的两江游船上演出。
沙坪坝区文化委主任、沙坪坝区旅游局局长、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专业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李波认为,非遗项目在保护好、传承好的前提下,可与旅游进行融合。很多非遗传承人擅长的是技艺,对市场不了解,也不具备市场意识和运作能力,政府应鼓励非遗传承人走出来,可与懂市场的第三方企业合作来做好旅游和非遗的融合。
B问题简单叠加“伪融合”
融入了传统民歌的《印象武隆》为当地旅游吸引了人气,《印象武隆》的成功又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群中重新焕发生机。
如今,随着《印象武隆》的成功,越来越多的景区把非遗融入到旅游节目中,但往往是简单叠加,根本不投入财力和智力。
一些景区对非遗与旅游的融合还认识不到位,有的甚至只是想通过临时表演拉动人气,没有下功夫琢磨演出内容,没有长远积淀和品牌意识,没有形成演出常态,这样便没法发挥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带不来旅游的效益。
出路既要原汁原味也要转化提升
事实上,《印象武隆》成功的背后,离不开资本和智慧的全力以赴。斥资2亿,历时6年打造,艺术阵容上由张艺谋任艺术顾问,王潮歌、樊跃任总导演。
“坚持文旅融合,培育市场主体,对本土文化进行深挖,找名家进行创作转化,常年不间断地演出、推送,才能形成品牌。”市文化委非遗处处长王发荣总结,这些因素构成了《印象武隆》的成功。
他分析,对音乐类、演艺类非遗而言,进行生产性转化会比手工技艺类非遗更具难度。除了考验舞台、景区的硬件水平,对人流量也有要求,人少了形不成门票收入,也就很难支撑演出成本。另一方面,对现有非遗的转化、提升、再创作也很重要,如何让最终呈现的演出既保留传统文化的原汁原味,又能适合现在观众的口味,对设计者讲故事的能力也是很大的考验。解决好这几个问题,才能避免非遗与旅游“伪融合”的出现,才能让非遗真正在为景区带来效益。
C问题文化元素雷同
《印象武隆》里含有川江号子元素,于是不少景区在开展文旅项目时,也加入川江号子;《印象武隆》的演出团队庞大,很有气势,于是不少景区的文旅项目也靠人多来堆场面。
放眼全国,近些年各地的实景演出拔地而起,很多演出所展示的文化元素较为雷同。
雷同的表演内容,很可能让游客产生审美疲劳,景区的口碑和效益也将受到影响。
出路发掘差异化内容引导出地域价值
“目前,很多地方的实景演出都是简单的为取悦游客,而我们就是要做有文化底蕴,与其它实景演出有差别的内容。”《归来三峡》筹备组副组长徐刚表示,奉节是中华诗城,“诗词大会”中一些脍炙人口的诗篇也让更多的人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