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春运大幕开启,尽管今年提倡“就地过年”,仍有不少在外忙碌的人踏上返乡路。按照国家卫健委规定,返乡人员需持7天内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春运期间,返乡人员预约核酸检测是否方便?返乡后定期检测如何进行?各地又有哪些细化规定?人民网记者深入河南、四川、贵州、广西等务工大省,进行实地调查。
各地政策咋要求?
分级分类、提前告知,严禁擅自加码
小马接收到来自家乡的信息提示。受访者供图
老家政策咋要求?是在外人员回乡前最关心的问题。
在上海读书的小马是重庆沙坪坝中梁镇人,根据重庆卫健委发的短信提示,小马制定了细致的“返乡攻略”。小马说,“收短信了解重庆的返乡政策,真的特别好。我很支持在家观察,回家后肯定会配合相关工作。”
1月27日,国家发改委秘书长赵辰昕在国务院发布会上强调,就地过年的政策是分级分类的。各地方在政策执行时,不能擅自“加码”,更不能“层层加码”。记者梳理各地返乡政策发现,各地普遍落实国务院分级分类要求,对于返乡人员严格按照疫情防控风险分类,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别返乡人员采取不同办法。
如四川省明确,对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入(返)川人员严格实施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和至少2次核酸检测;有中高风险地区所在设区市(直辖市为区)旅居史人员入(返)川,需持有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无法提供的,立即在首站地实行全闭环核酸检测,核酸检测阴性后方可自由流动。对其他来自低风险地区的入(返)川人员,持“四川天府健康通”绿码可自由通行,严禁擅自采取集中隔离管控、劝返等措施。
1月2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印发《广西冬春季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方案特别提出,从区外低风险区域返回广西市、县城区人员和在区内各低风险地区市、县(市、区)之间流动的一般人员,不纳入返乡人员之列进行管理,但需遵守目的地疫情防控要求。
类似的规定,贵州、安徽、江苏等地均有出台,严格按照疫情防控风险分类,对于不同地区、不同类别返乡人员采取不同的办法,防止“一刀切”。同时,各地普遍通过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