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坪坝把丰富的红色资源变为党史学习的

                            

原标题:把丰富的“红色资源”变为党史学习的生动“教材”

沙坪坝,“红岩精神”的重要发祥地。

渣滓洞、白公馆、红岩魂陈列馆......作为重要的红色资源,沙坪坝区童家桥街道依托自身区位优势,通过多形式讲好红色遗迹遗址背后的故事、革命烈士背后的故事、红色家风传承的故事等,结合各种主题教育,让红色资源活起来,达到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的目的。

用好一个“馆”

让人学有所思、学有所悟

当中国共产党党史和各类“酷炫”的科技相结合,又能产生怎样的“火花”?

位于童家桥街道的“红岩党群服务中心”占地面积约平方米,通过创新性采用时钟影画多媒体技术、幻影成像技术、VR虚拟数字技术、体感互动等多媒体科技手段,实现了将红色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在一个场馆内。

自今年10月“红岩党群服务中心”投用后,童家桥街道就将许多基层党建工作“搬”了进来。12月17日,一场“党建带团建、共学新思想”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活动在这里举行。值得一提的是,前来参加的除了有辖区老党员以外,还有不少年轻的面孔。

“与书本上的知识相比,我觉得融入科技感的党史更生动。”来自重庆海联职业学院的青年团员谭双双告诉记者,随着时钟摆动,就能从一旁的显示屏上看到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各个重大历史事件;手指触碰墙上投射的小圆点,就能观看特定历史时期的革命故事;通过全息投影,就能再现伟人们热情洋溢的精彩讲演。而这些直观生动的党史展示,让她觉得在有趣的同时加深了对党的热爱。“通过这一次的体验,再次感悟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让我感触很深,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同时也是一名青年团员,一定要坚定信念,不畏任何风险,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做新时代好青年。”谭双双说。

而通过“酷炫”科技的加持,在随后童家桥街道为青年们宣讲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时,大家更能从通俗的话语中获得更深的感悟。

“通过科技手段重温党史后,我更能理解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也更能说明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沙坪坝区磁器口消防救援站党员刘翔说,作为一名青年党员,也是一名消防战士,更应该努力担负起自己的使命职责,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从学习中进一步激发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

事实上,像这样的宣讲在童家桥街道今年以来已经举办了40余场。作为一个集红色资源为一体的主题党群服务中心,童家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饶庆表示,打造有亲和力有针对性的党史课堂,既要有扎实的内容,也要善用新技术。通过“红岩党群服务中心”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和先进思想外化于形、内化于心。

发动一群“人”

让红岩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在童家桥街道,有这样一个全国终身学习活动品牌——“红岩大学堂”,这里不仅定期要开展红岩革命故事宣讲,同时还要开展各种“接地气”的文化培训。近年来,“红岩大学堂”已经成为辖区居民“家门口”的思想文化阵地。

今年76岁的丁洪英老人是红岩革命烈士丁鹏武的女儿,退休后在童家桥街道走街串巷讲自己父亲的革命事迹已经很多年了,大家亲切地称她为“丁婆婆”。作为“红岩大学堂”里的一名常驻“讲师”,像丁洪英这样的烈士子女用真实的历史故事,在童家桥街道形成了一堂特色的“思政课”。特别是在为青少年宣讲的过程中,不断教育和引导青少年们当好红岩精神的传承者,在学习革命前辈的事迹中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

在“红岩大学堂”近年来宣讲的过程中,实际上还能发现一批党员的身影。他们以“红岩志愿者”的身份,发挥余热,在社区传递红色正能量。而这些党员的宣讲也非常注重结合实际,既有各种政策,又有群众身边事,既讲理论知识,又讲群众爱听的“大白话”,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今年,童家桥街道再次对辖区红色资源进行整合,扎实开展“冠红岩之名,铸红岩之魂”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党建联席会,把西南政法大学一批优秀的讲师融进宣讲活动中,从专业的角度对党的创新理论进行深度解读,进一步提升了宣讲的专业性。

童家桥街道党工委书记李茂松表示,像“一群人影响一群人”的宣讲方式,对于青少年,烈士家属去宣讲,既有鲜活示例,又能让人觉得和蔼亲切;对于群众,社区党员进行宣讲,熟悉的人能知道群众最想要的是什么;而对于党员干部,专业人士的宣讲更能精辟透彻,从而更好地融入日常工作。“既然我们有这样的一支队伍,那么就要让他们成为红岩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引领者、传播者。”李茂松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2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