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波在成渝文化交流中,文化馆应如何应对

烟火成都,江湖重庆。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这两座相隔公里的城市,跨越千山万水,携手创造了灿烂的巴蜀文化。长久以来,成渝两地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互相交融、互相渗透,文化血脉生生不息。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的定位进一步明确。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巴山蜀水又将奏响怎样的华彩乐章?成渝两地文化交流又应该如何更好地促进合作、共谋发展?文化馆在此过程中应如何主动作为?带着这些问题,《成都群众文化》专访了巴蜀文化研究学者袁庭栋,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专业学术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李波,听听他们对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的成渝民间文化发展之路有何新见解。巴蜀文化不能因为行政区划而割裂《成都群众文化》:近代以来,成渝两地文化是什么样的一种关系呢?袁庭栋:外界人都说成渝两地的人性格有所差别,性格差别背后实际是文化的差异。重庆是近代四川最早向西方打开门户的地区,川江航运、设租界、设厂繁衍出近现代工业,这三件大事让重庆早于成都受到工业文明的熏陶,其文化底色不可避免的带有工业文明的色彩。因此,重庆人的生活节奏、规律发生了变化。成都和重庆相比,看起来更休闲一些,更舒缓一些。重庆直辖以后,就有人提出将巴蜀文化因地域改为巴渝文化、西蜀文化。巴蜀文化是一个系统,方言、习俗等都是一样的,并不能因为行政区的划分把巴蜀文化系统分割开来。行政区划和文化系统完全是两回事,不能等同。行政区是可以变的,但是文化不同,文化它是有传承性的,这种传承性在短期之内是很难改变的。巴蜀文化系统是不可能因为行政区划的划分,而成为两个文化系统的。《成都群众文化》:您如何看待成渝两地文化交流的未来?袁庭栋:成渝两地文化交流是得天独厚、水到渠成的,两地间的文化联系必将更进一步。首先,成渝两地间无法割裂的巴蜀文化体系是文化交流的先天条件;其次,近年来两地交通不断发展,城市间距离不断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也在不断拉近;第三,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而公共文化服务交流必将成为其中重要一环。这些优越的客观条件为成渝文化交流营造了良好的现实环境。此时,成渝两地需要共同携手,在机构组织、学术交流、行业联动、文化成果、项目打造、人才资源共建共享等方面加深协作。例如在编撰四川通史、人物志等反映成渝地区整体历史文化的项目中,就需要成渝地区加深合作,共同完成。年,《华西都市报》推出“倾力打造川菜王国”系列报道,响亮喊出“四川人为全世界人民煮饭”“建立一个全球化的‘川菜王国’”的宏伟构想,在社会各界和餐饮业界引起巨大反响,成为川菜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这次大会得到了重庆餐饮界的大力响应,这就是一次成渝地区文化交流良好的合作示范。以此类推,成渝双城间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群众文艺作品创作等有关成渝民间文化的交流协作,随着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推进,一定会更加多样化。提高思想站位推动文化交流落地《成都群众文化》:国家正式提出推动建设成渝经济圈,成渝地区的交流合作也再次迎来风口。在此背景下,成渝民间文化交流有什么新优势呢?李波:成渝两地地域相接、血脉相连、文脉相通,有巴文化、蜀文化、长江文化、红色文化、“三线文化”、移民文化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历史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合作共赢。国家战略的提出能够有效地提高成渝两地公共文化服务人员的站位,成渝公共文化一体化发展能够发挥文化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其次,成渝地区公共文化发展应该从品牌建设、人才交流、项目对接、活动开展等方面入手。目前,如联合策划举办油画、国画、版画、雕塑等展览,大型群众文艺成果展示交流活动,共创优秀文艺作品并展开巡演……目前,成渝地区已经在文化品牌创建、活动幵展落地两方面作了初步探索,也有部分活动成果落地,为经济圈的群众送去了全新的文化体验。《成都群众文化》: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已经提出了很多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文化交流也积累了一定成果。对于成渝双城的文化交流来说,是否有可以借鉴的经验?李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经过多年发展,公共文化一体化发展已经取得一定经验,其体制机制灵活、善于利用同根同源文化做文章、各种活动连年持续开展等都可以为成渝地区公共文化发展所借鉴。未来,成渝地区公共文化发展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公共文化服务遍地开花、群众文艺作品创作精彩纷呈、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有梯度、公共文化服务事业蒸蒸日上,这也是成渝地区贯彻落实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成果。拆除无形的“墙”将文化交流下沉到群众中《成都群众文化》:成渝地区公共文化发展应该注意什么?李波:成渝两地应形成合力,在传承巴蜀历史文脉、深化公共文化交流合作等方面一起发力,发挥文化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同时成渝双城公共文化发展在用好、用活两地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一方面要逐渐拆掉政策竞争互斥、规划不衔接、通道不畅通等看得的“墙”,另一方面,要摒弃心理上的障碍和分歧,真正拆掉区域之间、上下之间、内部之间无形的“墙”,做到互信、互通、共享。《成都群众文化》:您认为,在成渝文化交流中,文化馆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文化馆又该如何推动成渝公共文化发展?李波: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文化馆应该主动承担起引导者的角色,将成渝文化交流下沉到群众中,而不是停留在学术研究的层面。只有让群众真正享受到成渝文化交流带来的成果,两地的民间文化交流才会真正落到实处。成渝地区公共文化发展应该从以下六方面着手:第一,紧抓品牌创建,推动成渝两地群文活动共建共享。今年提出的“成渝地巴蜀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囊括了少儿美术展、音乐消夏、文艺节目展演等内容;第二,持续推进两地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尤其是交流推广特色分馆建设,加快形成两地联动的多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第三,注重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下沉,充分利用现有街道、村镇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场所。第四,挖掘整理成渝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成渝世界文化遗产之地、世界自然遗产之地开展深度合作,建立遗产保护协调机制,共同推动川剧、蜀锦、蜀绣、石刻等文化遗产项目的研究梳理和保护传承。例如,大足石刻与安岳石刻同根同源,可共建石刻艺术文化保护圈,探索成立成渝地区石刻艺术研究院。第五,建好、用好群众文化人才队伍,优化目前的文化专干等公共文化服务从业人员,发挥他们的能力、优势,让群众充分体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第六,利用成渝两地各自的优秀文艺队伍、院团资源,为两地群众送上特色文化大餐。成渝两地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文艺队伍、节目资源,进行文化惠民活动,让成都的观众欣赏到带有重庆色彩的文艺作品,也让重庆的观众观看到成都特色的精彩节目,这才是公共文化父流的意义。同时,成渝两地还应多创作高质量艺术作品。一方面,立足四川美术学院、四川大学美术学院、西南大学美术学院等艺术院校的人才优势,创作大量的优秀静态艺术作品,并实现推广展示;另一方面,依托四川音乐学院,重庆大学电影学院、艺术学院,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等的艺术专业人才,与成都演艺集团、重庆演艺集团等企业开展合作,共同打造歌剧、音乐剧、交响乐等动态艺术作品。值得一提的是,成渝两地要互相建立长期、有效的沟通合作机制,并定期沟通合作开展的情况,互通有无。在机制的促进下,将两地公共文化间的交流合作固定下来。(原文刊于《群众文化》(成都文化馆主办)年第3期)简介:李波,四川人,研究生。重庆市首批“巴渝新秀”青年文化人才,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专业学术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重庆市第一届设计艺术委员会特邀委员,重庆市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文化旅游部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论坛专家。主编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丛书重庆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书系《重庆抗战遗址遗迹图文集》(重庆大学出版社),《重庆市沙坪坝区文化志》(重庆大学出版社)获“司马迁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7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