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验更好管理更精服务更佳沙坪坝区改造完成

<

垃圾分类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投放和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年,沙坪坝区按照《重庆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相关要求,正式开启全区垃圾分类工作,垃圾分类正式进入普通居民的生活,垃圾分类宣传进街入巷,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

年,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持续深入推进和居民垃圾分类意识的不断增强,沙坪坝区垃圾分类楼栋撤桶工作正式开始,并于当年全部完成,垃圾分类集中投放、智能投放时代来临。

年,沙坪坝区垃圾分类工作又迈出新的一步。在更好促进垃圾分类工作的同时,沙坪坝区紧紧围绕“人民城市”理念,新建、改建、规整垃圾分类收集点个,增强居民投放体验,改善居住环境面貌,让垃圾分类更好成为居民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环境升级:垃圾投放点更规范空间利用更合理

垃圾分类,必定会占用一部分小区公共资源。以往,为方便居民投放,分类垃圾桶更多放置、设置在楼道出口、小区空地等不影响出行的人流较密集处。但在方便的同时,垃圾桶空间占用多的缺点也日益显现。

“以前我们投的话都在楼下投,虽然看起来方便,但还是怕娃儿这些去摸、去碰。”何凯是覃家岗街道书香美舍小区居民,他家小孩儿不到10岁,正是爱跑爱动的年纪。以前在带孩子的过程中,他总担心小孩儿会去碰小区里的分类垃圾桶,一是怕打翻垃圾,给工作人员带来负担;另一方面也担心垃圾桶会有细菌,影响孩子健康。

随着书香美舍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的改造升级完成,何凯的困扰得到了解决。

记者在书香美舍小区看到,该小区改建完成后的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位于小区一偏僻角落,面积约10平方米左右,与以往的露天投放点不同,该投放点由一间“屋子”组成,所有分类垃圾桶都存放在密闭空间内,居民可通过分类窗口进行投放。整个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干净、整洁、没有异味。

“这样设置的好处显儿易见。”据该小区物业负责人表示,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一方面合理利用了小区内的边角地,优化了小区空间;同时随着集中投放点的改造完成,原先零散的投放点被取消,更多公共空间被释放,住户活动的空间更广、环境更好,住户的满意度也更高。“改造后,居民的投放积极性甚至也更高了。”

体验升级:人性化设施更全面分类体验更舒适

“我感觉,改造过后,对我们居民更友好了。”居民田女士是一名家庭主妇。每天,她都会定时投放家庭垃圾,对于改造后的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她格外满意。“你看,就连洗手台的开关都是用脚控制的,不用接触,就能洗手。”

改造,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居民生活需要,更是为了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据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本次改造过程中,他们在满足垃圾投放的基础之上,更多考虑了居民的投放体验。以书香美舍小区为例。该小区的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不仅在密闭空间内存放垃圾,还设置了专门的分类投放窗口,投放窗口长期处于关闭状态,在居民投放时,将自动打开窗口,最大程度避免异味的扩散。同时,还在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增设了遮雨棚、照明灯、紫外线灭菌灯等便民设备,还贴心的设置了洗手台,值得一提的是,洗手台的开关设置为用脚控制,最大限度提升居民分类投放的便利化、人性化水平。“像居民在投完垃圾后,就可以直接出门或者回家,不用再担心手上会有‘汤汤水水’这些。”

“改造工作的进行,是建立在居民垃圾分类理念不断提升的基础之上。”据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更人性化的设计也是与居民之间的“良性互动”。随着垃圾分类理念的深入人心,全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了解更多、更深,对好的垃圾分类政策的支持度也更高,这是对他们工作的监督、也是鞭策。目前,全区已经累计完成个投放点(厢房)改造。接下来,沙坪坝区还将继续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深度覆盖,进一步优化投放点的设置布局,不断完善投放点的服务功能,同时深入推行定时定点、桶边督导、正向激励等举措,引导居民养成分类投放的习惯,助推垃圾分类“新时尚”走深走实,让人居环境更美丽、更宜居。

(记者裴梓臣文/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9886.html